復合膠新標若執(zhí)行將沒有贏家
將于7月1日開始執(zhí)行的復合膠新標準,將關閉復合膠進口的大門。如此一來,近看是進口天然膠的噸使用成本提高了1500元(注:技術分類天然膠的進口關稅2015年開始調高到20%或1500元/噸,二者從低),遠看將加劇天然膠的全球供應過剩,反而不利于膠價。這樣,既難達到提高膠農收入的目的,又會使輪胎企業(yè)很受傷。
在日前召開的2015中國橡膠年會上,記者采訪時,不少企業(yè)表示出對新修訂的《復合橡膠 通用技術規(guī)范》將會帶來一場“零和游戲”的擔憂。
160萬噸復合膠進口無門 橡膠行業(yè)成本增24億元
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一見到記者,就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2014年,中國天然膠供應中,進口技術分類天然膠261萬噸,進口復合膠160萬噸,國產天然膠85萬噸。生膠含量不超過88%的新規(guī)定,使復合膠無法再作為傳統(tǒng)橡膠材料直接使用,實際上關閉了中國復合膠進口的大門。如果以簡單方法計算,160萬噸進口復合膠都改以技術分類天然膠的形式進口,并課以1500元/噸的關稅,中國橡膠加工企業(yè)年成本將增加24億元。
“美國對我國輕卡胎、轎車胎‘雙反’的效應已經顯現(xiàn),國內輪胎企業(yè)的開工率急速下降。而7月1日起實施的復合膠新標準,將對中國輪胎產業(yè)產生巨大沖擊,其影響程度可能會超過其余全部外因所產生的不利影響?!鄙蚪饦s憂心忡忡地表示。
事實上,中國輪胎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正在滑坡。中國橡膠工業(yè)協(xié)會會長鄧雅俐告訴記者:“現(xiàn)在,主導產品輪胎的主要經濟指標都在下降,特別是產品銷售收入和利潤不斷下滑。唯一沒有下降的指標是庫存,而庫存的大幅上升恰恰是企業(yè)經營困難的一個最直觀表現(xiàn)?!睋邢饏f(xié)對會員企業(yè)的統(tǒng)計,2015年1-2月子午線輪胎產量同比下降了5%,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了9%。
中橡協(xié)輪胎分會秘書長史一鋒表示,復合膠新標將導致輪胎行業(yè)每年多支出20多億元的成本。對本來利潤率就不算高的輪胎企業(yè)來說,復合膠的這一新標準還將制約企業(y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迫使輪胎企業(yè)更多采用加工貿易,可能再度加大輪胎行業(yè)遭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打擊的風險。
據雙錢等輪胎企業(yè)反映,在今年初復合膠新標公布后,國際供應商悄然提漲了復合膠價格,已經開始影響輪胎企業(yè)的生產成本。
供求平衡或將再次打破 天然膠種植業(yè)未必受益
在輪胎行業(yè)感覺很受傷的同時,國內天然膠種植產業(yè)能真正受益嗎?
天然膠是四大戰(zhàn)略物資之一。中國天然膠的自給率已經連續(xù)多年在30%的產業(yè)安全線以下,近幾年更是低于20%。
2009年復合膠進口量首次超過100萬噸,當年的天然膠噸價只有1.2萬元。而當2011年天然膠價格飆升到每噸4.3萬元的歷史頂點時,復合膠標準已經實行多年。此后,復合膠標準并未變動,天然膠價格卻一路從4字頭跌回了1字頭。由此可見,復合膠標準并非是天然膠價格的決定因素。
據貿易商介紹,全球天然膠從2013年開始過剩。此前,天然膠價格遠高于合成膠。貿易商大量采購天然膠,保稅區(qū)一度爆倉,間接推動了天然膠價格下行。而到了2014年,全球天然膠供需已經基本平衡。
生膠含量不應大于88%(質量分數)的新規(guī)定,使復合膠變成了一種新的“復合材料”,通用性大為下降。88%含量的復合膠輪胎企業(yè)已經無法直接使用。而中國進口復合膠比重又很大,160萬噸的復合膠,不僅占2014年中國天然膠總進口量的38%,也占了全球天然膠總供應量的12.5%以上。
由此,復合膠標準的調整,將可能再次打破全球天然膠的供需平衡,進而大幅拉低全球天然膠的價格。國際價格下跌,勢必會拉低國內價格。
天然膠使用比例恐降 印度前車之鑒應吸取
事實上,2014年,天然膠價格持續(xù)走低,合成膠價格相對平穩(wěn)。在不影響使用性能的情況下,國內橡膠加工企業(yè)開始大量用合成膠來替代天然膠。
據沈金榮介紹,2014年中國全鋼子午胎產量增加了5%左右,半鋼子午胎產量增加了13%左右。全鋼子午胎消耗天然膠更多,半鋼子午胎消耗合成膠更多,按理說應該是合成膠消耗量增幅大才對。
但據測算,2014年中國消耗天然膠480萬噸,比上年增加14.2%;消耗合成膠約400萬噸,比上年減少2.44%。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2014年,天然膠價格持續(xù)走低,合成膠價格相對平穩(wěn),比價關系逆轉,大量本該使用合成膠的地方,被天然膠替代了。
粗略估算,輪胎企業(yè)因替代而多消耗了40萬噸以上的天然膠,加上其他橡膠加工企業(yè),國內總替代量在60萬噸以上。2013年我國天然膠消耗量只占總耗膠量(天然膠+合成膠)的50.6%,這一比例2014年時已經上升到54.15%,天然膠占比顯著提升。
一旦復合膠新標準生效,橡膠加工企業(yè)只得轉而進口技術分類天然膠。因每噸需繳納1500元的關稅,抬高了天然膠使用成本。輪胎企業(yè)不得不被迫減少天然膠用量,轉而更多采用合成膠。
輪胎是資本、技術、勞動力“三密集”行業(yè),與完全依賴資源的資源型產品不同。中國輪胎工業(yè)崛起之前,印度是南亞及東南亞市場的主要供應國。印度每年天然膠產量在80萬-90萬噸,需求在100萬-110萬噸。
為保護本國天然膠產業(yè),印度對天然膠征收20%-25%的進口關稅。但現(xiàn)在印度輪胎產業(yè)發(fā)展并不盡如人意,反過來又對印度本國的天然膠產業(yè)產生了負面影響,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用膠成本太高。這個“前車”之鑒確實也值得引起重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輪胎世界網”的文字、圖片和視頻作品,版權均屬輪胎世界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輪胎世界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13071111139 郵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