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輪胎售后政策偏向車主
近日,全國28個省市消協(xié)對汽車輪胎行業(yè)的調研顯示,不同品牌輪胎的質保期長短不一,理賠標準相差大,對非質量問題規(guī)避法律責任……很多消費糾紛發(fā)生后處于“有三包無理賠”的狀態(tài)。
記者采訪發(fā)現,相比輪胎行業(yè)的亂象,廣大車主對輪胎的了解更顯匱乏,很多人自駕出行前甚至不檢查輪胎有無硬物刺穿,胎壓是否正常。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陶愛蓮提醒,輪胎企業(yè)在做好售后服務的同時,也應向消費者傳遞最基本的安全知識。
輪胎作為汽車最易磨損的零部件,對于汽車性能和安全來說有著至關重要作用。輪胎最常見的問題包括鼓包、開裂和爆胎,其中既有消費者使用不當或意外造成,也有輪胎本身的質量原因。
消費者普遍反映,在輪胎出現問題時,“使用不當”成為廠商規(guī)避法律責任的擋箭牌。幾乎沒有企業(yè)愿意為此買單。消費者還反映,在發(fā)生輪胎消費糾紛時,輪胎生產企業(yè)自行鑒定,但鑒定結果難以讓人信服,而如果消費者找第三方鑒定機構,則收費很貴。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陶愛蓮介紹稱,全國28個省市消協(xié)日前聯(lián)合發(fā)布的《輪胎企業(yè)售后服務政策調查報告》顯示,對汽車輪胎非質量問題的補償政策,在12家輪胎企業(yè)中,只有錦湖輪胎采取了VIP產品保障服務和特別保障服務:對于指定輪胎因道路問題導致的損傷以及因撞擊導致的輪胎鼓包,予以有條件的免費更換補償政策。另有韓泰等個別企業(yè)表示,將會根據新品上市或產品促銷等情況,理賠政策適當向消費者傾斜,而其余10家企業(yè)都沒有補償政策。
陶愛蓮呼吁,企業(yè)需制訂出更偏向消費者的售后服務政策,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得到服務。
清明小長假將至,在免收過路費的刺激下,許多車主計劃自駕出游。然而,網上熱傳的多個高速爆胎視頻,再次給駕駛員敲響了警鐘,出行前應對車況特別是輪胎進行詳細檢查。
除了出行前的檢查,安全的駕駛習慣更是關系一車人的安全。近日,來自上海青浦交警支隊的民警@青椒小蔡在其微博中寫道:高速上開車盡量不要占用應急車道,因為應急車道上往往有很多小螺絲等雜物,這些影響安全駕駛的雜物很多都是駕駛員修車等緊急處理時遺留下的,還有些是車上掉落的。為了驗證,民警小蔡從短短十幾米的應急車道上就撿了很多螺絲釘。
如果駕駛員喜歡長時間占據應急車道超車,這些銳物很可能對輪胎造成損傷,進而引發(fā)爆胎,造成安全事故。
據統(tǒng)計,高速公路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輪胎發(fā)生故障引起的。在汽車的行駛中,輪胎的“健康”與氣壓密不可分,胎壓異常會引起輪胎局部磨損、操控舒適性降低、油耗增加等問題,從而導致爆胎。所以保持標準胎壓并實時監(jiān)控胎壓變化,是預防爆胎的關鍵。技術人員建議車主能自備胎壓檢測表,長途出行前一定要測量胎壓。為了確保安全,除了檢查胎壓和胎紋,車主還應注意輪胎表面是否存在以下問題,如果發(fā)現輪胎有異常,車主應及時將車開到4S店或者維修點,交由專業(yè)人員檢查:
胎面是否開裂。輪胎橡膠老化后會變硬、開裂,這表明該條輪胎已達到更換極限,輪胎抓地力下降,且開裂部分容易因駕駛時外力沖擊而破裂爆胎。
胎面是否劃破或扎釘。這些都可能造成輪胎漏氣而最終爆胎,如不及時檢查發(fā)現,將成為安全隱患。
輪胎受到撞擊后,應及時檢查胎面是否有鼓包,若鼓包,即表明胎側簾布層已斷裂,隨時有爆胎的可能。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輪胎世界網”的文字、圖片和視頻作品,版權均屬輪胎世界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輪胎世界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13071111139 郵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