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工程機械貿易結構迫在眉睫
由于大環(huán)境不理想,在市場份額減少的前提下,企業(yè)為搶奪市場份額,在國外的惡性競爭不斷出現,各種手段齊上。尤其一些中小企業(yè),沒有售后保障,不計成本地打“價格戰(zhàn)”,結果是產品質量不能保證,產品使用中問題頻發(fā)卻得不到及時解決,甚至無法解決,嚴重破壞了行業(yè)出口秩序。這些做法除嚴重損害我國企業(yè)形象外,對整個工程行業(yè)形象都造成嚴重損害。
真正的國際大企業(yè)從來不以搶占市場為首要任務,因為花大價錢“搶”來的市場能不能守得住,要看企業(yè)自身的本事。小批量進行市場適應、改良,市場認可后再大批進入樹立堅實的品牌形象,牢牢占領市場,這是大企業(yè)的風范。
據了解,我國某企業(yè)搶得南美一國市場,數量可觀,但是第二年就剩下1/5,第三年徹底退出。究其原因,就是未適應市場,售后跟不上,品牌直接倒了。
從海關數據上看,工程機械行業(yè)雖然2012年出口增長還算客觀,但是國內出口廠商的利潤率卻在持續(xù)下滑。據了解,有些企業(yè)的利潤下滑超過15個百分點;有些企業(yè)甚至不把管理成本、資金成本直接計入成本,只算一些直接成本,目的就是維持企業(yè)運轉,這種情況下,利潤情況可想而知。
中聯重科逆市飄紅也說明了市場還是存在的,就看是否能適應、滿足市場需求。前幾年“攢臺機器就有人要,坐家里等著數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誰能抓住機遇調整結構,升級產品,誰就能在下一輪的發(fā)展中挺立潮頭。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輪胎世界網”的文字、圖片和視頻作品,版權均屬輪胎世界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輪胎世界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事宜請聯系:13071111139 郵箱:fenglh@tireworld.com.cn
